论新媒体创业,团队的重要性
cq1881 发表于:2016-7-17 17:2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
阅读数:1172
随着新媒体的红利期越来越少,不管是做内容还是做粉丝的门槛都越来越高。记得2年前出去参会,身边很多做新媒体的朋友,都是2-5人的小团队,但到今天,可能很多新媒体团队运营的微信账号数量并没增加,但团队的人数却从当初的2-5人,可能变成了20-50人。
/ a7 e* r8 R: z1 q3 q% F
' \4 ]/ E8 z3 l! ~. c- s从去年,身边就有不少朋友跟我说团队的重要性,我也一直思考团队的搭建,因此在春节前公司都还不到10个人,到春节后,一下子就把人数翻了一倍左右。但人多了,并不代表收入就多了,可能因为大环境竞争的激烈,收入还会下降,但如果不招募更多人,就无法和同行竞争,到时候就不光是说收入下降的问题,而是直接被行业淘汰。0 s- T. l9 z1 E3 |9 N* V- c. u: W$ ^% U
/ `/ L( v: V" n8 f; I% ]% Z  x
一:为何新媒体公司的人越来越多
# p- D8 X. e& b9 ~& @& P6 h5 ?+ {4 d, s! i, q
可能有的朋友会奇怪,为何在运营的账号没增加的情况下,很多公司人数会翻那么多了?在这我就简单的分享下,也给刚进入新媒体领域的同行一点参考。
$ l, i% m9 L' @" A( w# m' M# r5 X& d" \; Y1 ^! q3 A7 r* i/ r0 u
1:内容门槛的提高
& B; G8 X! m/ n0 a& X
以前我们不管是做全国微信还是本地微信的内容,基本上都从网上简单改下头尾,就拷贝过来。因此那时候,1个小编,可能就可以同时负责4-5个本地微信账号的更新。: o/ |9 G4 q" j  O8 _2 Z. Q/ `
但随着微信官方对原创的保护,因此很多文章不是你想转就能转的了,特别是本地微信,如果你的微信在本地有一定影响力,就更是被很多同行盯着,因此必须得写原创。因此以前1个人可能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任务,现在可能需要几个人来完成。1 A, w$ `4 {/ K
甚至有的新媒体公司,特别是做得比较知名的本地微信大号,都是3-5个人负责一个账号的原创内容。因此可能以前只需要1-2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内容更新工作量,现在需要5-10个人。我们重庆本地有个大号,对方不光做原创的图文内容,还做插画,视频等等,就1个账号就配了20人的团队,而且这个团队还是单休,甚至平时晚上和周末都经常加班。可见运营一个本地微信大号,是多么的不容易,成本多高。
4 t9 M& x2 o) v9 ?4 Q: p2:广告,运营,市场拓展的需求
& d& P8 x/ h% x* J全国微信相对还好,基本上都是外面的主动找上门,因此对广告人员的数量要求不是很高。但如果是本地微信,就不一样了。因为现在竞争激烈,有的广告可能还会招多个广告业务员,天天出去跑业务。! i) R8 g" o3 n, ^
另外有的本地微信为了增加粉丝,可能还会配很多的市场人员,比如微信打印机,wifi加粉等渠道。如果在2年前,大部分微信公司,都还只是有清一色的编辑人员。" Z* J$ Z3 b4 Z
3:行政,美工,人事,财务 技术
5 `' v  o/ ]- r2 H/ {
大部分新媒体团队初期,都是几个人的小团队,清一色的编辑。但当公司员工规模达到一定数量和,各种辅助岗位和技术岗位的需求也就跟着出来了。现在一般20来人的团队,都会有行政,人事的岗位。另外写原创做活动,也有一定的美工需求,有的新媒体公司为了做一些H5页面的小活动,或者使用一些第三方平台的工具,或者做一些技术涨粉的运营,还会招募技术工程师。5 e  A  k# i+ x' d' ]2 `
从我了解的情况,目前大部分做得好的新媒体公司都还是几十人的团队为主,做到几百人规模的还是屈指可数。
+ H8 Q( k9 f, |* r- z* \  y' r2 l5 J2 Z4 p% ]. b, _
二:养团队,更多是做未来
+ y/ H2 e2 q9 C$ p- L  h# J
6 A% }9 F# j' ^1 D# b/ [有时候表面看,团队人数增加,开支成本翻翻,但收入却没增加,有时候可能也会疑惑,是否应该盲目的扩张团队?但有时候真的是人多才好办事,这两年我错过不少新媒体发展的机会,可能是因为自己不重视,或者是懒。但最终我发现最大的原因,就是当时公司的团队还不够成熟,人太少,从而有了新的机会,一直迟迟没人手去执行,从而错过了一些机会。现在养团队,在我看来就是做未来,能更好的把握未来可能会遇到的一些机会。* n, @/ P5 ]% `9 X: C0 O
: Y' W1 G# V4 D" B1 v
1:公司如何管理,是每个新媒体公司老板最大的烦劳
% |# r( k3 c- T! `做新媒体公司的老板, 有很多共同点。大部分都很年轻,都是第一次创业,当初注册公司可能只是因为为了认证微信,但一不小心就发展成了一定规模。人数突然变多了,却不知道如何管理公司,管理员工。
# s; O6 O8 c! }/ s9 k9 g% h  f6 k! |  y1 r' k$ N  N+ J* h
这方面也一直是我的弱项,我北漂5年,虽然积累到很多各种互联网从业经验,但最欠缺的就是管理经验。虽然我北漂的几个公司,都挂着主管或经理的职位,但一直是个光头司令,就一个人冲在最前面,基本上没有管理下属的经历,只有在酷讯负责SEO的时候,管过几个实习生、因为管理经验的欠缺,让我这几年创业吃了很多亏。7 q, w; |4 n) Z  h9 Y

, E" O+ D6 M0 @0 `2:单休,还是双休
* G: T" y4 C( U, W因为新媒体行业竞争激烈,我了解到的大部分公司都是单休。而因为我北漂那5年,都是习惯了双休。因此在自己创业的时候,很自然也是选择了双休。没意识到自己是在创业,而且还是竞争非常激烈的新媒体行业。
1 `5 {. x) n, w0 r- Y* o- r  c; @
但最终我还是鼓起勇气,把双休改成了单双轮休,这可能在互联网公司里是很少的。大部分创业公司都是先单休,然后改成单双轮休或者双休。但先双休,再改成单双轮休或单休,就需要更大的勇气了。因为很多员工已经习惯了双休,可能他们当时来面试就是冲着双休来的。突然改了休息制度,很容易引来员工的反弹。4 K8 x! x3 u4 ~

& D5 F0 N5 i4 s  f3: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
1 d$ M2 m1 r1 N+ \" |才创业的时候真的是没经验,给员工的薪水基本都是固定的,对于有自觉性的员工还好,一些没自觉性的就很容易混日子,因为不管做好做坏待遇都一样。& D/ C( S* f9 Z5 I, ]
后面慢慢我借鉴同行的一些经验,实行了各种考核制度,从而让努力的人付出得多回报也多,不努力的人,自然要为自己的懒惰买单。但后面我还是发现一些问题,因为一些懒惰的人,哪怕考核很差,拿很低的工资,一样很知足的在公司混。
. B/ ?. H, Z  ^' s1 I; `+ S  o& u" f4 q6 W  l
因此我后面就打算实习新的考核制度,以后做得差的,不光是待遇会低,长期工作业绩倒数的,就只有直接开除了。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,我没少向同行学习,各种考核制度也尽量做到人性化。' U( [1 n5 d! Z* @( H
0 f1 ^, \& `- g6 _
比如在上个月对全国微信和本地微信编辑的考核制度,我又做了一个大的调整。希望让努力的员工有更大的回报,在上个月公司正式员工的收入,普遍都上升了20%左右,公司开支更高了,但其实上个月公司的盈利,是近期最低的。但我觉得,只要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,把自己手上的工作能做更好,可能公司一时没有直接利益的回报,但相信现在的努力,在未来一定会有回报。
* t) I+ e; ]# T7 H+ X7 R0 Y6 N. k+ t
4:好的团队,比好的项目更重要
, r- A8 j3 a3 X0 U& _/ j. i记得周鸿祎说过,这世界不缺好的点子和项目。投项目,主要是投团队。只要团队有战斗力,什么项目都能做成功。一流的项目给三流的团队做,最终只会做成三流的项目,但三流的项目交给一流的团队做,可能最终就会成为一流的项目。我现在就希望能培养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,能跟随我能跟随公司一起成长,能抓住未来的各种互联网机会。哪怕没有微信,没有新媒体,但只有团队有战斗力,一样能抓住别的机会,活得很好。
1 P1 m6 D6 i3 |$ U* l- v: L5 x
- H. m3 Y" j8 F1 @+ N5:好的团队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才是最大的财富,能应对大环境的各种变化
! Y/ w1 F8 K+ R# N( W拿我自己为例子,从业互联网10多年,积累了各种行业人脉和资源,对于我来说可以做的事情很多,并不仅仅是新媒体。而且人都是被逼出来,何况是已经有基础的人,只要团队能搭建起来,我对未来有无限的信心。/ j1 ]- R8 v+ m3 Y9 D0 a6 |
( C7 f2 c: U1 P. m. c! ~
我也希望新媒体从业者们也要对自己有无限的信心,很多人总杞人忧天,说如果微信突然跨了怎么办?当上帝关了一扇门的时候,总会在别处再开一扇窗。不管是当老板的,还是普通的新媒体从业人员,都不需要想那么多,因为技能都是相通的,你能做好现在手上的事情,未来同样能做好同类型的工作,很都时候不同的互联网工作其实大同小异,只是换个平台而已。对于当老板的来说,团队还在就还有机会。对于普通员工来说,努力做好眼前的工作,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,以后也不愁未来。! ~8 t: p: t) v; H% Y' [1 g% A9 M2 M" [* ^

% s1 Q/ E; `8 K; p2 D3 z+ i现在圈子里很多成功的公司,其实他们一开始的项目也是失败的,但因为他们的团队实力在那,很快转型就获得了成功。比如唱吧,最开始是做个类似海淘的社区,但没做成功,突然转型做了唱吧这个app,一下子火了起来。这样类似的案例非常多,比如韩坤的秒拍也有类似的经历。
$ K5 Z5 d5 e; K( {3 l! N7 b$ N6 T* \( c9 L$ W& E
今天的内容感觉自己写得有点混乱,第一次写做公司感悟的文章,这方面对于我来说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。也希望我身边的好朋友们,能多给我这方面的指导。同样我也希望带领公司的一群小伙伴,一起走向成功,能成为巴南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,成为重庆最优秀的新媒体公司之一。
: U  p+ R% b) T! t
条评论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点我注册,发资讯
高级
相关推荐
    联系电话:
    QQ咨询:
    公司名称:
  • 教程:怎样在网上发布信息?